化学科学学院成功举办2020年学术交流会

  • 鹿文涛
  • 日期:2020-12-16
  • 4255

  为更好促进教师间科研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化学科学学院于2020年12月14日在教二-106举办2020年学术交流会。会议由马家海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由陈祥雨、倪振杰、张凤娇和王登超四位新入职老师做交流汇报。四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毫无保留地展示了他们的科研经验和获得的成果,可谓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激发了同学们的科研热情。

    陈祥雨老师作了“磷键促使的自由基的反应:功能分子的简洁合成”报告。陈老师主要从事不对称催化、小分子催化、金属有机、自由基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在报告中,他详细讲述了磷键促使的自由基反应的优点,探讨了磷自由基引发反应的机理,以及其在复杂化合物的合成应用上的广阔前景。通过介绍其近期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陈老师指出,发展新反应、新方法是合成化学的核心,如何发展原料易得、高效和高选择性的反应过程是每一位合成化学科研工作者的目标。

  倪振杰老师作了题为“吡咯并吡咯二酮类半导体聚合的合成”报告。倪老师致力于有机光电材料合成和有机合成方法学的研究,通过介绍其近期在吡咯并吡咯二酮类半导体方面的研究进展,倪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吡咯并吡咯二酮类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此类材料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一些应用。

  张凤娇老师进行了题为“传感功能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报告。张老师在有机分子功能材料化学、有机生物电子器件和分子组装调控等领域均有涉猎,目前,张老师的研究主要朝向新型生物电子材料与器件。在本次报告中,她向大家介绍了通过分子堆积调控、微观结构化与界面接枝的策略促进的灵敏性传感研究,以期发展在柔性呼吸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王登超老师作了题为“纳米电极电化学机理研究及其应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其近年来在纳米电极探针的开发与制备、单分子单颗粒电化学分析检测和纳米电催化过程SECM原位成像表征等研究领域的进展,并对新型纳米探针的开发、纳米电化学基础过程的定量分析、单体电化学分析检测技术和扫描电化学显微成像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做了总结与展望。

  每场报告结束后的现场互动和学术交流环节,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与会师生就自己的问题与四位老师充分交流,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热烈的掌声不时响起。会议最后,姚鑫教授作总结。姚鑫老师指出,学院兼具一流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科研条件,近些年学院购买了大量实验仪器,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希望各位同学可以让实验设备物尽其用,厚植科技报国理想,为个人的奋斗方向做出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