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马石庄教授主讲的2025年党员教育系列党课在雁栖湖校区礼堂拉开帷幕,第一讲主题是《长缨在手,关于入党事业》。化学化工纳米学院党委组织250余位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参加了本次系列党课。
会议伊始,马石庄以做合格党员为题,结合个人入党经历指出,入党动机的检验重在具体行动、贡献上的实践。他以“98抗洪”中党员挺身而出的感人事迹为例,强调党员考验无处不在。这种精神最终凝结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庄严誓词。围绕党章学习,马石庄深入剖析党员义务与权利的关系,指出“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八项义务的核心,体现党员先进性在于“义务先于权利”。通过反面典型案例,他警示权力蕴含腐败风险,必须筑牢思想防线。关于党的决策机制,马石庄以遵义会议这一重大历史转折为例,生动阐释民主集中制中“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如何凝聚集体智慧,保证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党的目标的根本制度保障。
接着,马石庄以忠诚于事业为题,从政党的本质与历史维度出发,通过对比西方政党与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性质与使命,深刻阐述了党员忠诚于党的事业的根本要求。他明确指出,作为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随后,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反面镜鉴,向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精神境界与历史担当要求:作为一名党员,要深刻领悟并践行“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胸怀,更要坚定“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部分马石庄聚焦“信仰的力量”这一主题,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深刻点明了坚定信仰对于共产党员的重要性。同时巧妙结合热播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的情节与人物塑造,生动阐释了真正的共产党员所具备的撼天动地、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尽管我们身处一个价值观念多元的时代,但坚定的信仰,依然是共产党人站稳政治立场、抵御风险诱惑、砥砺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柱。此外,马石庄还引用了哲学家罗素的论述,阐明科学无法替代信仰,这进一步强调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构建强大精神世界、补足“精神之钙”的不可替代性,揭示了信仰力量在塑造共产党人独特品格中的深层作用。
最后一部分,马石庄围绕“实践中成长”的核心要义展开。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来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学说,更是一个指导行动的实践纲领。这一鲜明特质在党的早期领导人身上得到充分体现,毛泽东同志在1925年担任中宣部代表,正是通过长期、艰苦且复杂的革命实践洗礼,才最终从一介书生成长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决策者,这本身就是“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的生动写照。马石庄进一步强调,共产党员既然选择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就必须明确“不能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底线。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正确处理好公与私、忠与孝的关系。这种内外一致的要求,共同构成了共产党员在实践中健康成长、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
通过本次系列党课第一讲,马石庄凭借其深厚的知识储备、独特的洞察力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剖析了关于入党事业的议题,并激励党员要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践行于实践;要坚持义务先于权利,筑牢“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根基;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整场讲座深化了同学们关于入党事业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了大家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本次系列党课由计算机网安密码学院党委、地星学院党委、化学化工纳米学院党委、电子集成电路学院党委、生命学院党委、材料光电未来技术学院党委联合主办,党课共有六讲,分别由六个学院党委轮流承办,党课时间均安排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每周周末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