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届雁栖分子科学论坛在雁栖湖校区举办

  • 化学学院
  • 日期:2019-07-09
  • 3946

2019年7月5日,为期两天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届雁栖分子科学论坛在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400余人参加。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范青华主持。

首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张德清致开幕词。他向与会的专家和师生表示热烈欢迎,简单介绍了国科大化学学院的发展历程,以及雁栖分子科学论坛设立的目的。他表示,该论坛旨在活跃化学研究所与国科大化学学院的学术氛围,促进科教融合,加强与国内外分子科学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繁荣分子科学的创新研究;同时进一步培育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一流创新型化学研究人才。他希望论坛为化学学院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张德清院长致辞   

    本次论坛共安排了13场学术报告,涉及分子合成、化学生物、材料等前沿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实属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香港科技大学的唐本忠院士作了“聚集诱导发光:拥抱‘诗和远方’”的专题报告。唐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方法论的探索、先进功能材料的开发以及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的研究。在报告中,他详细讲述了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发现过程,探讨了AIE的相关机理和挑战,及其在光电器件、荧光传感器、生物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唐院士的报告结合自身的研究历程不断地激发学生们的思考与情怀,强调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要有“见人皆所见,思人所未思”的哲学深度。

唐本忠院士专题报告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的Yitzhak Tor教授,作了题目为“Fluorescent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and Oligonucleotides”的报告。Tor教授在核苷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方面独辟蹊径,以共轭或直接扩展碱基环面的方式,合成了一系列同构类核苷类似物以及呋喃、噻吩、恶唑和噻唑共轭连接的嘧啶类似物,显示出了较理想的荧光特性。这些发现在研究核酸结构、动力学、DNA/RNA识别、损伤及代谢过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Yitzhak Tor教授专题报告

中科院理化学研究所的吴骊珠研究员做了题为“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for Chemical Transformation”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人工光合成领域的一系列世界领先的创新研究成果。该课题组开发的铂纳米颗粒催化剂催化光解水制氢,转换数达到一千六百多万(世界之最)。吴骊珠研究员还介绍了钴催化剂在苯酚与苯胺的合成中的应用,副产物只有氢气,极具工业应用前景。最后,吴骊珠研究员预言了人工光合成的巨大应用前景:不毛之地上将涌现不再冒浓烟和没有烟囱的工业集聚区。报告结束后,吴骊珠研究员耐心回答了现场老师和学生的问题,大家获益匪浅。

吴骊珠研究员做专题报告

化学研究所王树研究员进行了题为“基于共轭聚合物的自组装材料在生物传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他从共轭聚合物材料在生物应用方面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生物检测与成像、超分子自组装与生物活性调控、有机生物电子新体系与新功能等方面的重要成果,特别是利用阳离子型共轭聚合物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DNA甲基化水平检测的先进方法,在癌症预警和诊断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他还介绍了共轭聚合物光敏剂新体系在蛋白质活性调控和抗菌方面的性能、发展超分子可控药物释放体系克服细菌耐药性的探索以及肿瘤微环境响应的药物分子细胞内原位组装的超分子化疗方法,为发展高效、低毒的化疗药物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北京大学的余志祥教授做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ing Formation Reactions(成环反应的发展与应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发展的Rh催化的、基于VCP合成子(VinylCycloPropanes)的[5+2]、[5+2+1]、[3+2]等环加成反应及其机理。余教授表示,课题组通过结合理论计算化学与有机化学实验研究出各种环加成反应,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多个天然产物的合成案例。期间,余教授用神话故事中“张果老倒骑毛炉”的故事勉励我们科研光有勤奋还不够,还需要创新性思维。最后,余教授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有一村”等诗句形象地形容研究生读研的心路历程。余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广泛兴趣,博得了老师和学生的阵阵掌声。

 余志祥教授专题报告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英国莱斯特大学的Gerg Solan教授、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祝介平教授、香港浸会大学的蔡宗苇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缪谦教授、台湾大学的吴忠帜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王江云研究员、清华大学的刘冬生教授、清华大学的罗三中教授等专家学者进行大会报告。每场报告结束后的现场互动和学术交流,气氛活跃,与会师生受益颇丰,本次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

现场交流

“雁栖分子科学论坛”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的项目之一,由化学研究所和化学学院共同发起与主办的国际学术论坛,自2018年起,每年暑期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与会专家和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