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一个冷风嗖嗖的北方冬日下午,在国科大进行着一场温暖人心的讲座。
这是一场主题为“情绪调节与研究人员身份转化适应”的讲座,目的在于使国科大的研一新生更好得适应国科大独特的研究生教育方式和回研究所后的科研生活。本次讲座主讲老师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英国心理协会会员、中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丛老师。林老师专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逆商提升、两性平等以及性少数平等等领域。本次讲座围绕“迷茫-拒绝-失败”三个方面谈及应对之策。
迷茫是什么样的?漫天大雪,无路可走,无路可退,无限寂静。被拒绝是什么感觉?失落,自卑,痛苦,气愤。失败的情况在什么情景会出现?无时无刻林丛老师提到,初入适应期会面临迷茫、拒绝和失败三种挑战与压力,我们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应对其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面对迷茫,我们应该做的是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将宏大的价值落到具体的目标。林老师讲到,当面对迷茫时,我们要主动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寻找自己的价值,将人生价值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客观评估任务难度,学会舍弃一些不重要的事,合理安排并尽量落实计划。同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提高灵活性,一以贯之的完美主义不可取。
面对拒绝,纵然失落、自卑、痛苦和气愤,我们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帮助自己。首先,我们要客观评价自己,自己与自己对话。林老师将同学们分组展开关于被拒绝后与自我批判争辩的讨论,通过反思与自我辩驳的方式来解决被拒绝所带来的负面情绪。此外,我们可以进行恢复自我价值感练习。由于时间关系,林老师只是为同学们做了简单的方法介绍:当被拒绝时,可通过书写个人价值点并说明原因,来缓解被拒绝所带来的自我否定。最后,林老师讲述了几种修补社交感受的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归属关系;享受社交“零食”;回顾社交记忆等。
面对失败,重要的是培养成长型思维。林老师通过案例模拟,帮助同学们大概了解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展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区别,告诉大家成长型思维在取得成功方面的重要性,且固定型思维是可以向成长型思维转变的。人的一生鲜有一帆风顺,面对失败,我们要知道并相信失败只是暂时的,我们是会成长和进步,我们会克服困难。
林丛老师对国科大学子的美好祝福为这场温暖的讲座画上了圆满句号。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与林丛老师合影留言。
漫漫科研路,茕茕只影独。磨尽书千卷,回望尚知途。相信通过今天的讲座,大家对于如何调控自己的心理情绪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希望大家带着这些收获出发,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扬帆不迷航,攀登变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