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学学院组织全体新生观看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新生开学第一课”

  • 图/20220405党支部 20220404党支部 文/漆炳旭
  • 日期:2022-10-22
  • 3514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0月21日晚上18时,化学科学学院组织全体新生观看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新生开学第一课”。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在线上授课,题目为《怀科技报国情立科研探索志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化学科学学院组织全体师生,认真聆听李树深校长的精彩一课。

       在本节课上,李树深校长从三个方面开展授课,为同学们学习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紧跟新时代做有为青年,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指引方向。

       李树深校长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中国科学院发展进程,报告指出中国科学院是应运而生,报国为民。在新中国诞生之初,百废待兴,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建设一支科研队伍,解决国家发展关键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选择。从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到建院初期凝聚了无数满怀报国热忱的海内外科学家,他们大多是我国主要学科的开拓者和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再到现在逐步形成了科研研究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的组织构架。70余年来,中国科学院解决了国家和民生之急,生产中国自己的抗生素、终结中国几千年的蝗灾、江淮粮仓、两弹一星……奠定了新中国主要学科基础和科研体系,带动了工业技术、国防科技、地方科技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李树深校长期望同学们向老一辈科学家看齐,他们是中国科学院人的骄傲,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是一支党、国家、人民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中国科学院给党和国家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课堂上,李树深校长讲述了新时代中国科学院发展的新征程。2014年,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拉开序幕。近十年,悟空、墨子、慧眼等一批科学卫星提升了我国空间关键科学国际竞争力;凝聚态物理、纳米科技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研究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中国天眼”、“人造太阳”等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科研利器……回望历史,在新中国壮丽的画卷上,每一尺都能看到科学的色彩,每一寸都留下了科学家的笔迹。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中国科学院为国分忧、为民劫难的初心不曾改变,中国科学院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不曾改变。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人将用科学梦点亮中国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不竭的力量。

       “国科大承袭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历史积淀、优良传统和资源禀赋”李树深校长这样说道。截止2022年9月,国科大拥有研究生导师1288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537人,院士279人,专任教师3155名,在读学生5.89万,其中博士生2.94万,硕士生2.79万,学生党员占比36%......这一系列数据彰显着国科大辉煌的办学成就。设问为什么国科大能有这样的成绩?这正是因为国科大形成了“以任务为经,以学科为纬,以任务带学科,以学科促任务”的学科发展路径,始终以“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为办学理念。并且国科大一直秉承中国科学院的育人传统,坚持在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学研究生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中国科学院的重大成果和产出都有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截至2021年12月,分布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两个国家研究中心、7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众多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为学生培养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平台。

       最后,李树深校长寄语:今年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名以来的第十年。十年来,国科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国科大以科教融合立校,以科教融合兴校,也必将以科教融合强校。祝愿同学们立志高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科技进步做出卓越贡献。